当前位置:奇闻事件>今日热点 >   北大门禁系统的改变 本校教师开车入校时不需要再刷脸

北大门禁系统的改变 本校教师开车入校时不需要再刷脸

导读:据悉,北大的门禁系统做出了改变。本校教师开车入校时,不需要再刷脸,步行出校时也不用。清华大学 刑法学教授@劳东燕2004:昨日从北大一...

据悉,北大的门禁系统做出了改变。本校教师开车入校时,不需要再刷脸,步行出校时也不用。

北大门禁系统的改变 本校教师开车入校时不需要再刷脸

清华大学 刑法学教授@劳东燕2004:

昨日从北大一位师长处得知,北大的门禁系统做出了些许改变。本校教师开车入校时,不需要再刷脸,步行出校时也不用,但步行入校仍需人脸识别。虽然还不尽如人意,但比起之前的做法总归要好一些。当然,这点微小的改变也只是聊胜于无。

权利是需要争取的,不存在为难谁不为难谁的问题。很多时候,你的“为难”可能正是推动规则得以改善的契机。相反,无条件的配合,只会使个人的自由空间日益变得逼仄,导致越来越多的权利必须经过特别的许可才能享有。谁要以为沉默与退让能带来安生,那是太不了解人性,也太不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。

关于北大门禁的问题,我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公开反对过几次。因为这个门禁系统也侵害了我的权利。作为毕业多年的校友,我应该有回母校看看的权利吧,不需要经过什么部门的批准。但是,预约制度使得我的这种权利变成要获得许可后才能享有。问题在于,经过预先批准才允许享有的“权利”还是权利吗?记得有一次想去北大,预约时系统提示学校最近有重大活动,三天之内都不能预约进校。那一刻,被剥夺感油然而生。

无论如何,希望北大仍然是心目中的那个北大,自由、开放、包容,领风气之先,而不是大门紧闭,将自己封得严严实实。

大学不是管理层或在校师生的私有物,当然也不是校友们的私有物。尤其是公立大学,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秩序的情况下,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是大学的应有之义。大学的自我封闭明显是近些年来才冒出的现象,但我们的社会治安并没有明显的恶化,外面的世界更不是洪水猛兽。一座座大门紧闭严防死守的大学,如何让人相信仍然拥有开放包容的精神?

为您推荐